沙飛學生顧棣回憶與沙飛從相識到離別的戰鬥歲月。 劇組提供 攝沙飛之女王雁(右)在拍攝現場。 劇組提供 攝沙飛之女王雁(左)講述沙飛作品拍攝背景。 劇組提供 攝
  中新網太原7月20日電 (胡健)紀錄片《尋找沙飛》20日在山西武鄉八路軍總部舊址開機,該片將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暨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的影像紀念。
  沙飛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以《魯迅生前最後的留影》系列組照成名,為中國攝影史留下了《戰鬥在古長城》、《聶榮臻與日本小姑娘美穗子》、抗日將士、白求恩醫生、日寇暴行、在華日本反戰同盟、國際友人系列等一千多幅照片,成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場極其珍貴的影像史料。
  沙飛的學生和戰友、解放區攝影史研究專家顧棣老先生應邀擔任該片顧問,在劇組與主創人員回憶了與沙飛從相識到離別的戰鬥歲月。此外,作為沙飛歷史足跡的主要尋訪者,沙飛的女兒王雁將全程參與拍攝。
  沙飛研究專家、原《人民攝影報》總編輯司蘇實先生指出,髮端於抗日戰爭初期的紅色影像在中國攝影史乃至世界攝影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沙飛是這支攝影隊伍的開拓者。
  沙飛原名司徒傳,1912年5月5日生於廣州,祖籍廣東開平。1926年參加北伐,在國民革命軍當報務員,1936年9月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沙飛奔赴華北前線,曾任全民通訊社攝影記者,並於1937年12月在河北阜平參加八路軍,先後擔任《抗敵報》社副主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宣傳部攝影科科長、《晉察冀畫報》社主任、《華北畫報》社主任。
  從1939年晉察冀軍區攝影科成立,沙飛與戰友們在九年中拍攝了數萬張具有文獻價值的照片,並保存了底片和照片資料;《晉察冀畫報》出版刊物數十萬份(冊),並培養了大量一手拿槍,一手拿相機的攝影人才。
  1950年3月4日,沙飛生病住院期間,因槍殺日本籍醫生津澤勝,被華北軍區軍法處在石家莊處以極刑。1986年5月,北京軍區軍事法院經再審查明,沙飛是在患有精神病情況下作案,不應負刑事責任,遂撤消原判決。
  該片導演劉深對記者表示,沙飛以年僅38歲的青春,帶著強烈悲劇色彩的傳奇人生,獻給了追求民族自由解放的偉大時代。他是中國紅色新聞攝影事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也是近百年來世界百名傑出戰地記者之一,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同時又是一個戰士。
  “劇組將沿著沙飛當年的足跡,奔赴平型關大戰遺址,五台松岩口白求恩醫院舊址,石咀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八路軍當年發現日本小姑娘的井陘新井火車站舊址,河北淶源浮圖峪長城等地實地尋訪和拍攝,真實再現沙飛短暫而閃光的一生。”劉深介紹說。
  沙飛後代、歷史文化學者以及日本沙飛研究會會長來住新平一行也來到拍攝現場。該片由北京春江映月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深圳阿凡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攝製,預計在年底攝製完成,並角逐國際電影節。(完)  (原標題:紀錄片《尋找沙飛》山西武鄉開機(組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l74ularq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