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非海上絲路歷史文化展亮相坦桑尼亞 新文物將中非交流史前移數百年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王新俊):15日,為期一個月的“牽星過洋——中非海上絲路歷史文化展”在坦桑尼亞國家博物館拉開帷幕。作為慶祝中坦兩國建交50周年系列活動的一場重頭戲,這次展覽不僅開創了中國文物在非洲發展中國家聯合展出的先河,還將中非交流歷史向前推移了幾百年。
  來自中國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的展品與坦桑尼亞博物館館藏中國文物同台展出,是本次歷史文化展的最大看點。中方展品包括貨貝、瓷器、石刻、船模及繪畫作品,而坦方收藏的中國文物則全部為當地考古發掘出土,大部分從未公開展出過。坦桑尼亞國家博物館館長馬布拉說,展覽的創新嘗試令人振奮:“這次展覽有69件展品,其中來自中國的展品有45件,來自坦桑尼亞國家博物館的有24件。我真誠希望坦桑尼亞民眾能夠藉此機會,來瞭解中坦兩國間悠久的交流合作歷史。”
  “海上絲綢之路”曾在非洲東海岸留下了延續上千年的中非交往足跡。展覽策劃方、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展覽交流處負責人趙古山表示,此次展覽名稱中“牽星過洋”幾個字來源於中國古代航海所用的天文觀察導航技術-“過洋牽星術”,而側重“海上絲綢之路”這一主題,也有著歷史和現實的雙重內涵:“‘牽星過洋’等於是沿著星星的航路,我們來到了非洲。海上絲綢之路是雙向的交流,中國把我們的人員、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出去,同時我們從海外獲得我們所需要的物資、原料、文化,是一種雙向的互惠互利的行為。現實中,我們在做著祖先所做的同樣的事情,我相信我們歷史上是平等的交流,現實也是一種平等的交流,這也是這次展覽一個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駐坦桑尼亞大使館文化參贊劉東今年已經負責組織了25場中坦兩國間的各類文化活動,在他看來,“牽星過洋——中非海上絲路歷史文化展”是2014年中坦文化交流的一個收官之作,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個展覽也是第一次將中國文物帶到了非洲,與坦桑尼亞國家博物館的館藏文物聯合展出。原來我們覺得只有通過鄭和下西洋以後,才會有一些中國的文物在東非地區出現,但是通過這次展覽有了新的發現,有中國宋、元時期的文物在坦桑尼亞國家博物館收藏。這也說明,中國與非洲、與坦桑尼亞的交往的歷史又前移了幾百年。”
  瑪瓦洛·賈姆維是展覽開幕後的第一批參觀者之一,他認為此次展覽準備充分、布展專業,對加強中坦交往很有意義:“這次展覽讓人們認識到中坦之間的交往從很久前就開始了,同時也讓人意識到,在當今的信息時代,兩國需要包括知識和技能方面的更多的交往,也包括是中非之間、尤其是中坦之間的人際交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l74ularq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